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專業技術人員管理司主辦的“裝備智能制造與船舶建造智能化”高級研修班,于10月14日至18日在我校圓滿舉行。本次為期五天的研修班,匯聚了來自省內外船舶行業企業的58名船舶行業管理和技能型人才,共同探索船舶與海洋裝備制造業智能化發展的新路徑。10月14日上午8:30,開班儀式在繼續教育學院200報告廳順利舉行,機械工程學院黨委書記翟純純、繼續教育學院副院長季風出席了開班儀式,儀式由繼續教育學院培訓中心主任王升國主持。
翟純純書記首先對參訓學員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并強調了研修班在推動船舶與海洋裝備智能制造領域人才培養中的重要作用。他指出,本次研修班得到了多方的高度重視,旨在為我國該領域培育更多具備高層次、專業技能的人才。通過系統的理論學習、深入的課堂討論以及實地考察,翟純純希望每位學員都能及時更新知識體系,提升實踐能力。他同時對學員們提出了四點要求,鼓勵大家全程參與、積極互動、認真完成作業,并持續學習應用,預祝培訓取得圓滿成功。
季風副院長向學員們詳細介紹了江蘇科技大學的重要成績與深厚底蘊,特別突出了學校在船舶與海洋工程裝備制造業領域的領先地位。他強調,作為江蘇省與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中國船舶集團共建的高等院校,江蘇科技大學擁有全國最完備的船舶工業相關學科專業設置,為行業發展輸送了大批優秀人才,尤其在船舶、海洋與蠶桑三大特色領域形成了鮮明的特色與整體應用性優勢。
常州泰爾格重工機械有限公司董事長、我校02級校友李杰同志作為學員代表發言。他首先對母校提供的寶貴學習機會表示衷心感謝,并分享了自己在船舶與海洋裝備制造業領域的從業經歷與感悟。李杰表示,作為江蘇科技大學的校友,他深感自豪,并一直致力于將所學知識應用于實際工作中,推動企業技術創新與發展。他鼓勵學員們珍惜這次研修班的學習機會,積極交流,共同進步,為推動我國船舶與海洋工程裝備制造業的智能化轉型與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在10月16日的專題講座中,我校黨委常委、副校長周宏根教授作了題為“數字孿生建模策略與賦能船舶建造應用探討”的精彩報告。他從造船強國戰略的高度出發,深入解讀了數字孿生技術在船舶建造中的重要作用,并結合實際案例,展示了數字孿生如何賦能船舶建造,提升效率與質量。周宏根的講座引起了學員們的熱烈反響,為大家提供了新的思路與視角。本次高級研修班課程安排緊湊,內容豐富,不僅涵蓋了數字孿生建模策略、高價值專利挖掘、智能制造發展現狀等多個前沿議題,還從智能制造的基礎理論到實際應用案例,全方位剖析了人工智能、大數據、工業互聯網等技術在船舶制造領域的深度應用。
此外,課程還聚焦綠色船舶的設計理念、建造工藝及運營管理,特別強調了節能減排技術、清潔能源應用與船舶廢棄物處理技術的重要性。通過前沿技術分享、實際案例的深入剖析以及企業現場的親身實踐,參訓人員得以近距離感受裝備智能制造的生動實踐,有效提升了實踐操作能力與創新能力。
此次高級研修班的成功舉辦,不僅為參訓人員搭建了一個高水平的學習交流平臺,更進一步提升了我校在智能制造與船舶建造領域的學術影響力與社會知名度。同時,也為我國船舶與海洋工程裝備制造業的智能化轉型與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與動力。相信在未來的工作中,學員們將能夠充分運用所學知識與技能,為推動船舶行業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